2024年12月26日

长江大保护一线的污水净化之旅农村污水现状的沧桑变迁与解决之道

长江大保护:农村污水现状的沧桑变迁与解决之道

在重庆广阳岛,一条潺潺溪流里,鱼儿戏水,繁花掩映中蜻蜓飞舞。这个长江上游面积最大的江心生态岛,在长江大保护之前,因过度开发导致生态恶化严重。如今,一幅巴渝田园风景画在广阳岛徐徐展开。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探索城市智慧水管家、打响管网攻坚战、污水处理厂变为资源工厂等方面,创新城市污水治理。最新数据显示,长江干流国控断面连续3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

记者顺长江而下,深入相关省市,通过一滴污水的净化之旅感知长江大保护的科技含量。在安徽六安,一座集控中心,用智慧调控系统管理城市里的一滴污水——节假日用水量增加时,“增援”自来水厂;遇降雨时,“拧松”城内河道排涝泵,以避免内涝。

截至4月,六安建设雨污管网100余公里,小区雨污分流改造111个,有转折性变化——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从44.8%提升至67.72%,处理能力从18.5万吨/日提升至41.5万吨/日;14条黑臭水体整治完成,并通过住建部复核销号。

针对沿岸城市存在的问题,如低收集率、高基础设施落后、低效运行和产业链“片段化”,已与23个市区县签订合作协议,在多地注册了“智能管家公司”,目标是实现一个城市、一张蓝图、一机制、一管家,从源头修复生态和环境保护。

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指出:“管网是城市的动脉,是运行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更是城镇提质增效关键环节。”三峡集团参与共抓,大部分投资用于厂网建设,将70%投入于此。

宜兴有首座设计前卫建筑群,将传统污染物削减功能拓展至能源、肥料工厂应用场景,将传递“污泥是资源”的理念融合生态、生活于一体。这里生产2万立方米再生水,每天1.8万千瓦时电,有机肥23吨,这里的实验室技术直接应用于现实推动科技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