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脱硝电价上涨与除尘电价补贴对污水处理主要工艺流程的影响分析
专题文章:环保电价政策调整对污水处理主要工艺流程的影响分析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出通知,决定自9月25日起提高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进一步完善脱硝等环保电价政策,将燃煤发电企业脱硝电价补偿标准由每千瓦时0.8分钱提高至1分钱;对燃煤发电企业除尘成本予以适当补偿,除尘电价补偿标准为每千瓦时0.2分钱。这是环保电价政策的一次巨大突破,也是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以下简称“气十条”)的第一个配套政策,影响深远。
环境保护部总量司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这一系列措施旨在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也急剧增加,对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尤其是今年1月以来,全国部分地区持续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为社会焦点、热点和重大民生问题。
为了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等四种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加快火電等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大幅减少污染排放,是实现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奋斗目标的首要任务和重点措施。
这次环保电价调整,不仅优化了火電上网電價的组成结构,还新增了除尘電價補償,将促进燃煤發電企業減少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這些環保電價調整將為我國大氣環境質量的明顯改善產生積極有效作用。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看到,在未实施脱硫及后续实施后的情况下,有了显著变化。在未实施脱硫之前,由于缺乏激励措施,大多数火力发 电厂并没有进行必要的大规模投入,以确保能耗效率提升,同时也没有积极应对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但随着政府对于绿色发展提出的要求以及环保设备建设所需资金的大幅增加,以及市场竞争压力导致成本控制难度增大的背景下,一些公司开始转变观念,并逐步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如循环利用废水和废弃材料,以及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此外,与此同时,由于政府对于绿色发展提出的要求以及市场竞争压力的提升,一些公司开始转变观念,并逐步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如循环利用废水和废弃材料,以及降低单位产品能耗。
未来几年,全国新建和改造燃煤机组脱硫,从而新增燃煤电厂脱硝、高效除尘改造共需投资1360亿元,加速运行费用400亿元。这种投资将拉动GDP增长近2000亿元,对相关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机会。此外,这一系列措施还将推动高效超低氮燃烧技术研究及应用,其产业链包括催化剂制造企业迅速发展,为整个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