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环境监测中心利用遥感技术精准监测黑臭水体助力城市治理工作
近年来,我国各地持续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由于自然条件和资源限制等因素,人工筛查和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仍有提升空间,迫切需要借助科技手段加强精准治污。
我所在的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以下简称卫星中心)以及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江苏监测中心),在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城市水环境遥感监管及定量评估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中(编号:2017ZX07302003),运用卫星遥感和无人机技术,为城市精确治理黑臭水体、提高水环境管理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提供了有效支持。
通过将天空、地面相结合,无死角地对城市黑臭水体进行监测。我们首次利用卫星航天遥感技术、航空遥感技术以及地面实测数据,对城市黑臭水体全面进行了检测。基于这些数据,我们构建了一个全面的城市水域精细提取系统,以及用于识别并分类黑色河流的高级算法。在研究区域内,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从筛查到现状分析,再到过程监督和效果评估,以此来改善我们的方法。
为了验证这些结果,我们还进行了现场调查,并收集了样本以便进一步分析。此外,我们开发了一款名为“澜途”的APP,它允许用户记录位置、轨迹信息,并采集有关市政设施相关数据。这使得我们的工作更加高效,也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满足我们的需求。
通过利用新技术、新平台,我们不仅成功筛选出全国15个省份中的41个城镇共计13000平方公里的大型黑色河流,而且发现了193处问题点,这些都是以前没有被发现的问题。此外,还大幅度提升了地方政府对此类问题的关注力度,使得整个人们对于这类问题的认识有着质的飞跃。
目前,在江苏省,一项名为“淮河流域徐州、淮安、盐城、扬州、宿迁5市建成区黑臭水体监测项目”,已经开始实施,该项目旨在使用最新的人工智能算法来识别潜在的问题,同时也包括传统的地面观察,以确保所有可能存在的问题都能得到妥善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成员从每一条河流中收集到了大量数据,并且使用无人机拍摄图像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情况。这项工作不仅极大提高了公共健康标准,而且也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还促进经济增长,为当地区民带来了巨大的福祉。
总之,这项任务是多学科协作的一部分,不仅涉及工程师,还包括环保官员、私营部门合作者,以及其他社会各界代表共同努力实现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