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8日

人物携带环境监测设备遥感技术助力精准治理黑臭水体

近年来,我国各地持续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然而,由于自然条件和资源限制,现有的筛查和监测方式存在不足,迫切需要依赖科技手段提升精准性和效率。

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与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联合开展了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城市水环境遥感监管及定量评估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7ZX07302003),利用卫星遥感和无人机技术,为城市精准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将天空、地面相结合的黑臭水体监测方法无死角覆盖

首次将天、空、地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市黑臭水体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监测。基于卫星数据,我们构建了城市水域精细提取技术,并开发出了城市黑臭水体遥感识别与分级技术。在研究区,我们运用这些技术对黑臭水体进行筛查、现状监测、过程管理以及成效评估。同时,我们使用无人机在无法通过卫星遥感完全识别的地点飞行,全面划定黑色河流分布区域。此外,还同步进行实地采样,以验证遥感数据的准确性。

我们研发了一款名为澜途集思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APP,这款APP能够满足城市水环境遥感管理需求,具备现场定位功能等。

依托新型设备、新平台实现精准治理

截至2019年底,我们已经对全国15个省份41个大中城市实施了高分辨率建成区内黑色河流筛查工作。总计筛查面积达13,000平方公里,有193条河流被发现是黑色河流。这使得后续的地面督察更加针对性强。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和生态环境部提供的清单,不定期对部分市内地区开展建成区内黑色河流筛查工作。一共完成10次实验,每次实验都包括从空间到时间的一系列操作,如获取实时数据近5000组,无人机航拍120场次处理图像文件20,000多张,最终发现超过190处未列入清单中的潜在问题。

目前,他们正在继续利用这个系统,对全省范围内所有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跟踪调查,为改善并修复整个生态系统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