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8日

环境监测总站土壤现状的探针选择之道如同寻宝一般精准

部长信箱:关于土壤现状监测点位如何选择的回复

在生态环境部部长信箱中,最近有一个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那就是土壤现状监测点位的选择。在此,我们将对这个问题给出明确的回复。

来信:

根据土壤导则要求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二级要求监测柱状样和表层样。然而,如果建设项目场地已经硬底化,该如何选取监测点?是需要破坏已经硬化的地面以取样,还是应该另外寻找一个适合取样的地点?

回复:

首先,要了解的是,不同类型的建设项目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法律法规约束。对于那些可能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的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其所需进行的环境监测工作也相应要更加严格。如果由于工程设计或施工原因导致某些区域无法进行表层土壤采样(如已被硬化),那么按照相关规定,这部分区域不必强制执行采样。

具体来说,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步骤:

详细记录:首先,你需要详细记录不能取样的原因,并附上相应证明材料,如施工图纸、现场照片等,以便于后续审查。

替代方案:如果可能的话,可以探索其他位置作为替代性监测点,比如在附近地区或者与建筑物结构无关的地方设立新的监测点。

风险评估:在确定新位置之前,还需要进行风险评估,以确保新位置能够代表整个工程区内土壤状况。

报告提交:最后,在完成所有必要措施后,你还需要向相关部门提交一份完整报告,说明为什么没有从原定地点采集到数据,以及采集到的数据是否可以满足法律法规要求以及监督检查机构使用需求。

总之,对于已经硬底化的地面,我们建议尽量避免破坏,但如果不得不这样做,也要遵循科学合理和环保原则。此外,无论哪种情况,都必须确保信息的一致性和透明度,以便于政府部门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