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台方案黑臭水体不再见2017年建成区土壤治理大作战开始啦
本报记者蔡新华 见习记者刘静上海报道
近日,上海市印发了《上海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明确到2017年,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全市丧失使用功能(劣于Ⅴ类)的水体断面比例不超过15%,水质优良率(国家考核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40%;到2020年,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数量比例高于75%,原水供应总量的90%以上达到水质优良(Ⅲ类)水平,全市基本消除黑臭water体和丧失使用功能的water体,提升至45%;2030年前,全市集中式饮用water water源water质达到或超越Ⅲ级标准;2040年前,全city的地表water water质达标并基本恢复生态系统功能。
保障饮用water安全是重中之重。为了此,《方案》将完善其布局建设、保障其安全作为重点。此外,将完成黄浦江上游金泽湖及配套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太浦河清流走廊建设,深化研究陈行—青草沙多湖联动建设等。
为此,加强污染风险监管,并完成新建保护区域划分,不再允许二级供给企业排放废物。提高收集处理能力和排放水平,使所有城镇污物处理厂按照一级A及以上标准进行提标改造和新建扩建工程,每天新增60万立方米处理能力。严格控制畜禽废物,并实施养殖总量控制,以避免农业污染。
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将减半四大加工工艺企业环境隐患,再降低电镀、热处理、锻造、铸造等四大加工工艺企业环境隐患;推进化工医药制造等行业清洁改造,以及产业布局优化,让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同时淘汰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反应型生产企业以及直排废物企业。
加强河道治理,对各个地区开展黑臭废料治理和小河综合整治工作,以确保每年的进步。
《方案》具有地方特色,如根据实际情况突出了全过程保证饮用废料安全与污物处理厂提标管网建设、中小养殖业与面源污染控制、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工作重点任务。同时,比国家行动计划晚10年的远期目标时间设定在2040年,这比国家早了10年。
为实现目标,上述4项措施:组织落实、综合管控公众监督科技支撑被提出,其中包括建立月度通报机制年度考核机制以生态保护红线为核心的考核体系,以及执行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并增加对社会信息公开力度,加速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应用支持智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