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30日

2012中国新能源客车节能环保之声轰鸣物品中显现绿色未来

2012年,中国新能源客车的雷声轰鸣,尽管产量不大,但市场却吸引了行业的目光。据统计,在当年的25万余辆客车销量中,只有不到7000辆是新能源客车。这让人好奇的是,这个细分市场为什么能频繁获得关注,又为何即便倍受期待,也未能迅速壮大?在这个问题背后,是不是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因素?

2012年,对于中国新能源客车而言,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就在这一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正式发布,为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行动纲领”。这份规划标志着中国政府对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决心。

自2009年1月起,“十城千辆”工程已经启动,这是一项浩大的示范项目,旨在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在这个过程中,有25个城市参与了这项计划,每个城市都需要投入1000辆以上的新能源汽车进行示范运营,其中公交客车作为主要示范对象。由于参与示范运营的客车能够获得巨额财政补贴,因此,“十城千辆”被视为我国新能源客车发展的一个关键催化剂。

经过四年的时间,“十城千龄”工程共投放了11104辆新的电动和混合动力公交巴士到试点城市。此外,还有海格混合动力100台在海口上线,以此来提高人们对这种绿色交通工具的认识和接受度。

虽然“十城千龄”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实际情况显示出该领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例如,有些试点城市并没有充分准备好迎接这些技术更新换代,因此导致实际效果远低于预期。此外,由于纯电动技术尚未成熟,其成本相比传统燃油机更高,所以目前混动式公共交通工具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未来几年内,将会继续看到混合动力作为我国公共交通工具中的主流。而且,不断扩大的政策支持以及环保意识日益增强,使得这类绿色交通工具越来越受到欢迎。但是在实现真正节能环保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技术,并解决如维修成本等实际操作问题,以确保其可持续性和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