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30日

社会对钢铁企业超低排放问题的关注与探究低碳环保资料解析

在近期举办的“钢铁行业超低排放与碳中和”线上研讨会上,上海青悦、绿行太行、绿满江淮等6家环保组织联合发布了《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第三方观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份报告根据前期制定并公开征集意见修订后的观察指标,对约800家企业的排污许可证中的黑色金属冶炼与压延行业进行了观察,并对其中64家企业进行了现场调研。

《报告》指出,当前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执行中还存在如下问题:有组织排放仍然存在超标排放情况;无组织排放环节多且分布散,总量大,监管难以追溯核查,比如运输环节运输量大、物料种类多,公转铁和公转水方面进度有限等问题。

有组织排放基础工作不到位,无组织排放运输清洁化不到位。钢铁企业超低排放在所有生产环节实施升级改造,大气污染物有组织 排放、无 组织 排 放以及 运 输 过 程 进 行 全 流 程 控 制。

根据调研结果,在有 组 织 排 放 方 面,最大的问题是 排 污 许 可 的 基 础 工 作 到 达 位。自行监测数据有效率较低,《报告》显示768家钢铁企业的自行监测数据平均有效率仅为27.94%。部分省级自行监测平台不稳定或访问受限,有些企业无法提供统计计算,因此社会公众无法更好地判断企业的实际情况。

同时,《报告》也揭示,以许可数量计的达标及超低达成率分别只有14%及3.5%,如果以许可量计算,则达标的情形更加稀少。在执行年报、季报和月报方面,大部分Steel enterprises没有按时发布2019年的相关文件,更有一些未准确填报执行要求,或未按照规定提交各项材料。此外,还存在应发而未发的问题,以及各地月报发布要求不一致的情况。

目前 Steel enterprises 在 无 组 织 排 放 管 理 方 面,还面临着运输车辆清洁工作不足,以及生产过程中烟气逸散等问题。在清洁运输方面,有些Steel enterprises通过偏门进出躲避监控,而铁路和水路运输则进展缓慢,只有15家Steel enterprises完成了对外公示其全流程或部分流程改造。

对于已公示Steel enterprise 的一些主要问题,如缺乏明确的公示要求、非规范性文件,以及没有详细说明包含哪些具体内容,这些建议认为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些标准,并加强审核过程,以确保质量和透明度。此外,他们也提出了建立一个可以核查回溯的监控体系,以实现长期可持续目标,并接受来自政府和公共监督者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