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可持续设计产品从13连冠到最受赞赏中国品牌该有的世界模样
在全球品牌的海洋中,中国制造的船帆曾被认为是低廉而不引人注目。然而,这个假设正在被打破。路易威登早已意识到这一点,它于2007年初在中国找到授权生产商,并在浙江杭州建立了生产基地。这是一个转折点,因为成本和运输压力使得中国制造国际奢侈品成为必然。但人们心中的失落感依旧存在:同一件产品贴上不同的标签,价格便翻倍。
实际上,中国制造遍布全球,但真正的“中国品牌”却鲜少见到。这是一种时代的悲伤。但正当人们开始放弃希望时,这一切都已经悄然发生着逆转。一张榜单吸引了全球的关注。在美国东部时间2月2日,《财富》杂志公布了2022年的“全球最受赞赏公司”榜单,海尔智家再次登顶,为家电家居领域以外,只有美国本土之外的一员。
进入这个榜单并不容易。《财富》“全球最受赞赏公司”是通过从全球筛选出各个行业收入最高的640家企业,由这些企业高管、董事和证券分析师共3740人组成评审团投票评选出的。这份榜单体现的是各行业领军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综合竞争力的强弱。
无独有偶,一月10日世界权威调研机构欧睿国际发布了一份数据显示,在拿下2021年全球大型家用电器品牌零售量第一名后,这已经是其第13次蝉联这一荣誉。两张重量级榜单里,都出现了一个相同的中国品牌身影。你难以想象,一度被外资压制的地球工厂,如今能够站稳世界舞台。
要知道,从2011年欧睿国际发布的一组数据来看,虽然那时中国制造占据了40.5%的地位,但海外市场自主品牌仅占比为2.9%。但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变化——China Inc. 正在把“世界工厂”、“大而不强”的帽子亲手摘下来。
这背后,是几十年的努力与改变。大多数企业最初采用OEM代工模式,以此创汇并避免风险,但这种模式带来的缺点是没有核心技术。而一些敏锐的人们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选择了一条更难走但可能更有回报的道路——创建自己的牌子,而不是别人的。
海尔智家就是这样做的一个典范。在90年代末,当它正式开启国际化战略时,它坚持研发、生产、销售本土化模式,用超过200亿元持续投入技术积淀,以突破外资技术封锁付出了昂贵代价。但正是在这种长期投资中间,我们看到了改变——创新驱动取代传统劳动密集型生存方式,使得海尔脱离传统生存之路,将自己融入创新赛道之中。
如今,在印度,海尔智家的冰箱设计上了大容积冷藏室,让用户每天减少15次弯腰机会;在中东,它根据气候特性与用户需求设计出耐60度高温25M超远距离送风的大型空调。此类特色产品充分证明,其关注具体的人,并围绕他们需求来创造价值,是商业永恒命题,也是中国企业出海的大趋势之一。
物联网时代,更需要的是一种智慧、便捷、高效个人化生活体验,而不是简单地提供智能产品。因此,海尔智家选择跨入生态品牌新赛道,不仅打破边界,还重塑整个产业结构。我可以用两个关键词来理解这场变革:“场景”和“生态”。
三翼鸟作为全新的场景策略,不仅提供智能产品,还涉及装修建材等领域共同为用户打造完整定制解决方案。而开放生态圈则允许合作伙伴加入,比如洗涤剂、服装等,与RFID相结合,为用户提供自动识别衣物、选择洗涤模式,以及检测洗衣液不足自动下单等完整体验服务链条。此刻,我能感觉到,就像预测一样,从传统家电到场景生态,再到开放生态圈,这种深层次蜕变,无疑展现了对新时代环境洞察力的敏锐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