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30日
碳排放绿化重庆低碳环保新篇章开启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近日发布了《重庆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碳排放评价(试行)》和《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碳排放评价(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旨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和中和愿景。该文件以气候变化应对为导向,加强环评制度的源头防控作用,规范并指导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碳排放工作。
据了解,《指南》适用于钢铁、火电、建材、有色金属冶炼、化工等五大重点行业的规划环评,以及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环评,以及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的 碳排放评价。其他行业及建设项目可参照使用。
通过引导重点行业和产业园区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并促使建设项目履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义务,同时建立起相应的管理机制,《指南》规定了规划和建设项目进行碳排放评价的一般工作流程、内容、方法以及要求。
针对工作要求,《指南》的计算是基于实现我国二氧化碳总量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再到2035年后稳定不增,206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这一长远目标。此外,还结合了包括强度考核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与节能降耗工程技术进步情况,对每个规划及建设项目产生的总体、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及其组分分别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以促进减污降负协同共治。
在内容与方法方面,《指南》明确定义了一系列相关术语,与国家标准HJ 130—2019 和 HJ 2.1-2016衔接,详细阐述了各项内容,如现状调查分析、预测分析以及减少潜力评估。计算方法则依照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原则执行,并包含了两种关键指数:总量与强度。
此举将进一步加强应对全球变暖与生态保护工作,使其成为一个协调一致、高效运作的人类活动系统,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