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31日

福建省震撼发布2024年第二批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揭示了自动化监控系统在捍卫蓝天保绿地的不屈斗志

福建省在2024年第二批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发布会上,展示了环境监测设备在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中的重要作用。这些案例不仅揭示了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力量,也强调了生态环境部门在执法实践中积极运用的非现场监管手段和现场检查方式。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起典型案例——福建颜庄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2023年8月23日,宁德市生态环境局发现该公司的氨氮自动监测设备数据缺失,并且未向主管部门报告。经查,该公司违反了《福建省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和《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被处以罚款4.77万元,并予以通报批评。

接着是闽清嘉兴陶瓷有限公司的案件。这家公司使用的是自动监控系统中的主要装置与验收意见不一致,且已拆除闲置多时,但未重新组织验收。因此,该公司被依据《福建省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第三十条第(二)项处以罚款3.0125万元,并予以通报批评。

接下来是一个篡改监测数据的案子——永安市吉发养殖有限公司。该公司将废水总磷自动监测设备采样管插入装有低浓度水的塑料瓶内,以此来改变其废水排放口总磷超标后的数据,从而使其达到标准。但这次骗局被三明市永安生态环境局揭露,该公司被依据《水污染防治法》等规定处以罚款14.7264万元,并移送公安机关对当事人进行行政拘留。

然后是厦门千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则不如实标记数据异常情况的事件。在2023年7月6日至8月9日期间,该单位技术人员开展标样核查,但未向平台报备上述数据属于标样核查数据。此举违反了《福建省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的规定,被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处以罚款2.3375万元,并予以通报批评。

最后一个典型案例是弘冠亿(厦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没有按规定上传自动监控台账资料的问题。在2021年,其水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通过验收并向同安生态环境局备案,但后续资料未能及时上传到省级平台。这次疏忽得到了厦门市生态环境局注意,对该企业进行了罚款0.5656万元,并予以通报批评。

这些案例共同展示了一幅画面:无论是在操作中出现故障、信息传递失真还是试图隐瞒真相,无一能逃脱法律制裁。而正是这些执法行动,让我们对于保护蓝天保绿地充满信心,同时也让每个环节都意识到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