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1日

江苏南京环境监测中心项目成果获认可助力石臼湖磷污染治理

十四五”以来,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会同相关科研团队,针对通江湖泊动态水文特征下的磷污染治理难题,开展系统性攻关,创新构建“溯源—监测—评估—预警”全链条技术体系,并形成《基于季节性水位变化的通江湖泊磷污染来源解析与监测技术体系构建的研究》技术成果。日前,这一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并顺利通过评价认定。 石臼湖作为长江中下游重要的通江湖泊,其水环境质量对江苏、安徽区域水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近年来,受季节性水位波动、面源污染等多因素叠加影响,江苏、安徽两省石臼湖交界断面湖泊总磷季节性超标问题成为制约水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关键瓶颈。 会上,项目团队汇报了项目的总体背景、研究意义及团队协作情况,并就项目的研究内容、关键技术成果、创新点及实际应用前景向评价委员会进行了系统汇报。 “近年来,我们团队聚焦通江湖泊在季节性水位变化背景下的磷污染来源及其监测技术需求,在科研实践中形成三项核心成果。一是构建了石臼湖不同水期的总磷污染精准溯源技术。二是开发了适应大水位变化特征的磷污染监测—评估—预警技术体系。三是提出了以源头识别—精准治理—生态调控为核心的通江湖泊磷污染治理路径。”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水环境监测科科长柏松告诉记者。 评价委员会对项目内容和创新性进行了点评和凝练,并对团队形成的科研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一项目实现了监测预警与水环境保障措施的有机融合,为总磷超标问题的精准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可推广的实践案例。评价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在通江湖泊磷污染季节性来源解析和预测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下一步,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水环境技术团队将继续深入开展通江湖泊污染解析技术研究,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苏、皖协同治理石臼湖水生态提供技术支撑,形成跨界共治的鲜活地方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