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4日

人类践踏大自然的代价国博新规定游客须自行降低声量守护历史脉络

7月9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发布通知称,自7月16日起,未经馆方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确因工作需要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的单位,须提前5日提出申请,并提供讲解内容、讲解人员、活动流程、安全责任等详尽材料。近期,由于北京各大博物馆参观热潮的升温,以及来自全国各地观众的持续涌入,一些知名展览尤其受到了关注和热议。此举不仅激发了公众对历史文化的兴趣,更是引发了一系列关于文物保护与教育传播的问题。

尽管一些参与者以“三分游七分讲”为由,在国博及其他博物院内部进行口头宣传,但这种行为往往扭曲了历史真相。网络上也出现了许多声称自己是严肃文博爱好者的自媒体主播,他们利用现场直播吸引流量,却忽视了参观环境和文物价值。这类现象导致一些旅行团导游也模仿此风,不断编造虚假故事,以此作为销售点。他们可能会说:“考古与盗墓如出一辙”,甚至在直播间中推销暑期研学旅游项目。

这些行为破坏了原本安静的参观氛围,并误导民众,对于那些追求真实知识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亵渎。博物院应当是一个展示文化遗产的地方,而不是商业广告或娱乐场所。在这个数字时代,“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于馆内讲解”的规定成为了维护秩序和尊重历史的一项重要措施。

故宫最近实施新规,即禁止展厅内自媒体直播录播以及非参观游览活动,如表演或者商业拍摄,只有经过允许才能进行。此外,不少其他博物院也开始加强管理,以确保每位访客都能享受到一个既安全又有序的文化体验。这并不代表没有情面,而是在执行保护义务,为文物和公众提供最基本的服务,同时符合新时代文物工作中的“保护第一,加强管理”的原则。

对于开放给公众的大型博物院而言,没有门槛是不够的。这道门槛,是维护秩序并展现文化素质的一种承诺,每个踏入这片土地的人都必须携带着这种意识。一旦跨过这道看似无形却实际存在的小小障碍,就意味着你已经准备好了,与我们共同守护这份属于每个人的文化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