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高新区产业优化升级
中国环境报记者郭薇北京报道“十二五”开局之年,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加快,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的《苏州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在京通过了环境保护部组织的专家论证。环境保护部专家组认为,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并在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基础上,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对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苏州高新区管委会领导介绍说,苏州高新区处于太湖环境保护敏感区域,资源环境的约束仍是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环境容量较小,环境压力较大,水环境对园区的发展约束较为明显。生态文明建设是从根本上应对环境压力、提高苏州高新区在周边城市中的竞争力、应对周边地区激烈竞争的手段。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带动高新区的产业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改善投资环境,维持蓬勃的发展力和强劲的竞争力。
据介绍,苏州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的基础上,保障和促进苏州高新区发展模式的转型和升级,最终实现苏州高新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金鉴明表示,《规划》从培育生态文明意识、规范生态文明行为模式、构建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制定生态文明制度等方面提出了苏州高新区生态文明的四大体系建设规划,构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框架与指标体系,并提出了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充分体现了区域特征和生态文明根本内涵,为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行动方案。这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具有较强的战略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国内类似园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提供更好的借鉴和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