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足迹减少逆境下的绿色守护者
4月25日,北京市遭遇了又一次沙尘天气。《中国气象灾害年鉴(2020)》显示,近20年来,3月至4月平均出现沙尘天气次数为7.8次,今年4月尚未结束,次数已超平均值。据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数据,从2013年到2022年的十年间,我国GDP总量增长了69%,PM_2.5浓度下降了57%,实现了“十连降”,全国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了85%和60%,重污染天数减少了92%。但沙尘屡屡来袭等,显示了大气污染防治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还面临哪些挑战,该如何应对?能否通过绿色转型和高效能源管理来促进空气质量改善?
刘炳江,大气环境司司长指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实现“十连降”的关键举措包括推进能源领域结构优化和调整、传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交通领域绿色转型、实施重点行业超低排放等治理工程以及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等。在过去的十年中,我们以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3.3%支持GDP年均6.5%的增长率,同时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以及打击“散乱污”企业及集群,我们成功减少煤炭消费约5亿吨,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亿吨。
科技在这场战斗中的作用不可或缺。经过2000多名科研工作者联合攻关,他们已经弄清楚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気重污染成因、传输规律和消散机制,并构建了一张覆盖全城的监测网,这使我们能够更精准地应对重污染天气。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面临着双重压力:一方面是由于不利的天文条件,如今每当沙尘暴袭来,它们就像一把刀,将空氣質量带入黑暗;另一方面,是由於企業與地方政府追求經濟增長而無視環境規範所導致的一系列問題。而我們正採取措施遏制這種行為,並透過技術手段如AI識別與衛星監測來加強監管力度,以確保所有企業都遵守環保法規。
總之,這場戰鬥需要智慧、高效且持續不懈的心態去對抗,而不是簡單地將目標設定在短期內取得進展上,而應該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使得我們可以享受一個更加清新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