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2日

人物探讨电除尘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问题

,回顾自1907年首台电除尘器发明至今,其发展迅速。由于其高效的总处理能力,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水泥、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和造纸等行业。1980年,H. Hoegh Petersn概括了当时的技术状况,并提出宽间距、高荷载和脉冲电源等新趋势,这些观点得到了同行的认可。

G. Heinrich的一项试验中,将原设备通道宽度增加一倍,同时工作电压也翻倍,但保持放电流不变,结果表明收尘效率显著提高。这一发现打破了传统观念,对静电收尘技术产生了深远影响。予荷电技术最初用于双区静電除塵器,它改善了对高比電阻粉塵的收集性能。此外,我们1984年的试验显示粉尘粒子在電晕區不能达到理论上的饱和荷電量,因此予荷技術对于普通線板型電除塵器也是必要的。

脉冲電源在20世紀80年代初已達到商業應用階段,它無火花放電峰值壓力,可以提高粉塵粒子的荷載量,使得粉塵粒子獲得更大的運動速度,从而提高收拾效率。宽通道、予荷电子及脈衝供應三項技術的提出與應用,使得電子捕集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在測定電子捕集模型上對其捕集性能進行測試,可以發現隨著時間推移,這些設備的捕集效果會變化。在起始階段,由於極板乾淨,捕捉效果較高達99%;然而隨著運行時間增加,如圖1所示,90分鐘後,這個比例下降至9315%。

這種降低是由於極板表面的灰層增厚引起的。當灰層形成時,即使它帶有一定的負載,也需要通過灰層傳導給极板,而如果比重大或灰層太厚,這種傳導就會變得困難,最终會在灰层表面形成積累負載,有助於阻礙沉降過程,因而影響到電子捕取器的吸附效果。

此外,一般認為工作壓力越高,就能夠獲取更好的吸附效果,但實際操作顯示這並非總是正確的情況。我們對滑石粉進行測試,在600毫米×200毫米×300毫米大小範圍內對一個模型進行測試,並觀察到隨著壓力的升高等級(如圖2所示),即使超過最大擊穿點45千伏后仍然能夠獲得最佳吸附結果,但當再次升級時則開始下降。

此外,我們還研究了極板涂裝技術,以解決工業環境中含有腐蝕性氣體以及濕度較高的大氣體中使用電子捕取器時可能遇到的問題。我們研製了一種具有導電防腐耐溫性能特性的特殊涂料,並成功將其應用於東北大學等單位,其中涂料具有良好的斥水抗污功能,並且可以根據需要調整導導率,可適用於多種不同類型的人造物質。此外,我們還探討了聲波如何在電子捕取機制中發揮作用,以及微機自我診斷與控制系統如何提升設備維護水平以及新型靜磁場設計如何改善穩態過程中的動態特性等方面,此類研究都將促進未來相關領域發展。此外,本文還提出了幾個未來研究方向:聲波在电子除尘机中的应用、新型电子过滤材料开发以及微机自动调节系统设计等领域,这些都是未来研究热点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