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探讨电除尘技术与治水污建议的结合点
,回顾从1907年首台电除尘器发明至今,电除尘技术迅猛发展,尤其在火力发电、水泥、钢铁等领域广泛应用。1980年代,H. Hoegh Petersn总结了当时的技术现状并提出新趋势,如宽间距、予荷电和脉冲电源等。在试验中,将原设备通道加宽一倍,同时工作电压加倍保持放电流量不变,收集效率显著提升。这一突破性发现打破了传统观念,为静电收尘技术带来了革新。
1984年,我们进行的试验表明粉尘粒子在理论上无法完全达到饱和荷电量,因此引入予荷電技術对普通线板型電除塵器也是必要的。而脉冲電源則於20世紀80年代初達到商業應用階段,它無火花放電特點,可提高粉塵粒子的荷電量,使得粉塵粒子獲得更大的運動速度從而提高收集效率。
随着时间推移,对于不同运行时间采样的数据显示,在初始阶段极板收集效率高达99%,但随着运行时间增加极板上积累的粉尘层厚度增加,这导致收集效率逐渐降低。研究表明,当极板上的粉尘层增厚时,由于空间内外部电子需通过该层向极板传导,因此传导越困难,最终导致对沉降物起反作用,从而影响了沉降过程中的效果。
此外,对于非稳态过程(即初始清洁状态下的稳态过程转为非稳态过程)的关键是研究粉尘层表面积累电子过程,但国内外尚未探究出与工作压力、比离子流失系数和界面涂覆厚度之间关系式。此外,由于脉冲供给使得应用场合带来新的挑战,即使是相同类型的设备,其性能也将因时间变化而有所不同。
综上所述,以往认为高工作压力意味着更好的收集效果,并且直到35 kV 时达到最高值后再进一步增加则会下降。这可能是由于过多积累在边缘区域造成对沉落物产生反作用,而不是“反晕”或其他原因。当考虑使用不同的涂装材料以防止腐蚀问题以及耐热性质时,可以发现涂料具有导体、高抗化学侵蚀性以及耐高温性能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此类涂料已被成功研制并用于实际操作中,并且已经证明其可行性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