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4日

青海湖百万裸鲤放流社会共筑生态环境良好之道

从我所在的农牧厅,了解到自今年以来,我们已经成功地向青海湖放流了100万尾经过人工繁育的裸鲤鱼苗。监测结果显示,这次放流不仅促进了青海湖的渔业资源得到显著恢复,而且也为维护这一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支持。

据我所知,这些被放流的100万尾裸鲤鱼苗都是经过了一年的人工培育后的大型个体。今年,我们计划总共放流700万尾裸鲤鱼苗,以确保这些特有物种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能够安全存活下去。青海湖中的裸鲤,也就是“湟鱼”,是我们地区独有的生物,对于维持水、鱼、鸟三者之间的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由于它们生活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中,裸鲤长得非常慢,有时甚至需要一年才能增长一两斤,十年才能增加一斤重。但由于过度捕捞和80年代之后周边区域生态恶化等原因,它们数量大幅减少,从最初的32万吨降到了不足1千吨。因此,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政府就实施了封湖育鱼,并进行人工增殖来解决这个问题。

自2002年起,我省已经陆续将4800万尾原种种苗放入青海湖,以此来快速恢复这片天然美景上的生命力。在这期间,不断放流使得裸鲫资源迅速回暖,其平均体长和体重都有明显提升,小型化趋势也有所缓解。此外,到2009年的数据表明,由于我们的努力,一次性可捕量已从2002年的2600吨上升至27300吨。这意味着我们的措施对恢复并提高了青海湖上的裸鲫资源以及维护其生态环境产生了19.11%以上贡献,为此,我感到无比骄傲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