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4日
碳林盛世传统种植者引领中国旅游景点3D虚拟游变革碳汇时代
美国航天局最新的卫星数据揭示,自2000年至2017年间全球新增绿地面积中,中国贡献了约四分之一,这一比例在全球范围内居于首位。中国近年的连续植树造林和森林保护活动,使得“绿色中国”在世界地图上不断扩展。在众多绿化手段中,林业碳汇不仅对环境、社会经济产生了越来越显著的积极影响,而且助力了中国植树造林面积的持续增加,同时为山区农民和购买碳汇的企业带来了利益。原来靠伐木获利的种树人,现在变成了守护、培育森林资源的“碳商人”。
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燕窝塘山区的是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项目。这片充满生命力的云杉、冷杉等植物群,是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发展项目的一部分成果。在这里,不仅通过维护生态平衡、保水蓄水及调节周围微气候等方式发挥其自然价值;更重要的是,为当地居民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并促进劳动收入增长。
据初步统计,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当地村民参与项目中的土地整理栽培、补植再造以及围栏建设等工作所获得的人力成本已超过2600万元,其中从苗木培育中获取收益达到了1300余万元,每个村民的人均增收额达到2160元。
在这项交易中,“卖家”通常是项目主办方或是专业公司,而“买家”则包括各种企业、小企业、中介机构以及个人。而作为这一领域专家的李金良院长指出:“‘卖碳翁’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从这些项目中受益:对于独立开发的小型合作社来说,他们可以参与到造林营养护过程中,从而获得稳定的就业机会和相应收入;对于合作开发的大型商业模式来说,不仅能享受到营养护方面的劳务收入,还能根据协议规定获得相应量级的碳汇收益和可出售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