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沙漠建光伏基地既能发电又种蔬菜保护环境两不误
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光伏海与绿洲的和谐共生
在宁夏腾格里沙漠,一片蓝色的“光伏海”悄然出现,犹如一幅画卷般展开。这里不仅是国家第一条以开发沙漠光伏大基地为主的特高压输电通道——“宁电入湘”工程的重点配套项目,也是我国较早备案、开工的“沙戈荒”基地项目,规划新能源总装机规模1300万千瓦。这种能源转型,不仅有助于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还让这片原本干涸无生的土地重新绽放了希望。
通过实施“绿色能源+生态治理”,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项目由国家能源集团负责实施,其中一期100万千瓦光伏项目由龙源电力宁夏公司负责开发、建设和运营。在这里,工作人员采用多管齐下的治沙方案,“物理+生物”的手段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林草产业模式,即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修复,以达到综合治理效果。
为了适应极端气候条件,这里的光伏组件被设计得比普通情况要高出许多,为将来种植经济作物预留空间。此外,由于环境保护要求,一些植物也被选择种植,如红枣、枸杞等。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让这个原本缺乏生命力的地方变得更加繁荣。
未来,这片曾经贫瘠的地带将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景象。一边是广阔无垫的地面,一边则是茂密成荆葭的小树林,与周围荒凉对比鲜明。通过实时监测温度和湿度变化,以及利用华为800万里光级红外球形摄像机进行远程观测,这个过程可以更好地控制和优化,使得整个系统运行更加高效。
除了农业试验室中的蔬菜和西瓜,还有菌类养殖区,在这里已经培育出了可供内部人员食用的蘑菇。尽管环境艰苦,但通过人工调节湿度和温度,可以每10天左右收获一次蘑菇。而这些努力并非白费,它们正在帮助探索更多适合这片地区生长的植物,从而丰富当地生物多样性。
随着时间推移,这个区域内已开始见到初步成效。一期项目2.8万亩占地面积中,有超过2.6万亩用于治沙;播撒在草方格里的植物也都破土而出,向上生长。这一切正逐渐形成一个共同体——阳光、沙漠与植被相互融合之中,每一部分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最终,这个基础设施不仅成为集环保技术创新展示、新时代科普教育示范以及旅游文化交流中心,而且还可能成为全球研究如何在极端环境中发展可持续性经济的一个典范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