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前十板材都有那里沙漠中长出光伏新能源基地旁边却也生长着绿意盎然的植物和蔬菜
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从“戈荒”到生态绿洲
在宁夏腾格里沙漠,一片片光伏板如同海洋般蔓延,形成了蓝色的“光伏海”。阳光下,深蓝色的光芒与金色沙海交相辉映,这座国家第一条以开发沙漠光伏大基地、输送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输电通道——“宁电入湘”工程的重点配套项目,是我国较早备案、开工的“沙戈荒”基地项目。规划新能源总装机规模1300万千瓦,它承载着能源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大使命。
通过实施“绿色能源+生态治理”,这个项目不仅生产了大量绿电,还促进了生态修复。在这里,太阳能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同时也通过“草光互补”放大了防沙固沙、植被恢复等生态效益及环境价值。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采用了多管齐下的治沙方案,形成了一种名为物理+生物结合的林沧产业新模式。这种模式既包括板上发电,又包含板间种植和板下修复,使得综合治理达到了最佳效果。在外围搭建立式沙障减少风砂流,在旁边扎半隐蔽式草方格播撒植物草籽并种植灌木,以起到固土作用。
走进这片光伏区,你会发现这里的组件高度比寻常更高。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遵循边施工建设边生态治理,将组件中心点提升至距地面3米,为将来在板间种植经济作物留足空间。这样的做法虽然增加成本,但为了生态效益,一切都是值得的。
随着时间推移,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这里的绿洲和原始沙漠对比将更加明显。而未来还将完善系统建设,开展多点多范围监测,为项目提供数据支撑探索提供支持。
此外,在这里工作人员还自建实验性蔬菜种植大棚和菌种养殖大棚已经展现出勃勃生机。目前已长出辣椒西红柿,并且培育出了多肉植物虎皮兰。大棚内部平菇长势喜人,可供内部人员日常食用,而如何在艰苦条件中保证蘑菇正常生长,则需要人工调节湿度温度,每10天左右就可以再次收获一次。
这个基地正在积极开展更多适合此地生活的小麦类作物实验,以丰富这里植物多样性。而最终,这个崭新的画卷正徐徐展开,在一个融合发展模式中,让阳光、科技创新共同创造一个美丽而强大的自然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