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生态保护社会实践报告沙漠中不仅长出光伏新能源基地还长出绿意盎然的植物和蔬菜
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从“戈荒”到生态绿洲的转变
在宁夏腾格里沙漠,这片曾经被当地人形容为“天上没有鸟,地上没有草,不见土质好,光听狂风叫”的戈壁滩,如今却呈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这里不再是空旷而干涸的地方,而是一片蓝色的光伏海,与金色沙海交相辉映。这个项目,是国家首条以开发沙漠光伏大基地、输送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输电通道——“宁电入湘”工程的重点配套项目,也是我国较早备案、开工的“沙戈荒”基地项目,规划新能源总装机规模1300万千瓦。
通过实施“绿色能源+生态治理”,这片原本贫瘠的地带开始变得绿意盎然。在这里,由国家能源集团负责实施的一期100万千瓦光伏项目,由龙源电力宁夏公司负责开发、建设和运营。当这个项目投产后,每年可节约64.1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硫年排放量约1.129万吨,减少氮氧化物年排放量约1.6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年排放量155.3万吨。
在这片深埋于沙中的光伏阵列之外,还有一种独特的手法,即将植物种植与其间进行,以实现双重效益。一方面,可以利用这些植物来固定土壤,从而起到防止风蚀和降低温度作用;另一方面,这些植物也能帮助提高环境质量,为周围生物提供栖息地。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一系列措施被采取了。例如,在光伏板下搭建立式沙障,以形成聚沙堤并减缓风速。此外,还种植了各种适合此环境的灌木和草本植物,如红柳等,这些都有助于固定土壤并阻挡强烈阳光。
随着时间推移,这里的景象正在发生变化。最初,当记者站在这里时,只能看到广阔无垠的黄土地平展。但现在,那些高耸入云的大型太阳能组件已经开始显现,它们像是银白色的森林,无数个小巧的小屋,就像一座座城市,将太阳能转换成电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蓝色地球"——一个充满希望和未来性的地方,其中蕴含着人类对自然资源最终可以实现可持续使用的一个模范示例。
尽管如此,我们仍需认识到挑战存在。在这样的条件下,即使是最坚韧的生命形式也难以存活。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那些勇敢的人们提出了一个计划,他们打算培育一种能够在这种极端条件中存活并繁殖下去的小麦品种。这是一个涉及农业科学家、高级计算机模型以及复杂实验设计的大型研究计划,其目的是找到一种方法,使得小麦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健康,并且每年的收获季节时得到丰富多彩的地球果实作为回报。而即使是在最偏远的地方,也有人发现了一线希望,因为他们相信只要我们的科技足够先进,我们就可以克服一切困难,并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