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3日

学则有派

内容摘要不同学派和流派的产生是学术理论百家争鸣、艺术风格百花齐放自然形成的结果。学派和流派纷呈,从来都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发展和进取的标志,同时也会促进学术组织和设计市场的日益完善和成熟。 “文人相轻、自古有之”。这是老话,通常含有讥贬知识分子的意思。可是联想到2004年《中国园林》第5期上的一场小辩论,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上学者之间有点“相轻”,既难以避免,也无大害。它至少说明把自己的观点用理论形式归纳发表出来的人是勤于思考而且比较自信的。关于这次围绕着学科名称和领域不同见解的争论,大家基本上把各自的观点讲清楚了。读者可以自己判断接受怎样的说法。惟一有结论的是,对应国际上的“LA”,中国正式的学科名称还是“风景园林”,不同的意见只好暂时保留起来。这恐怕也有必要,一个学科的名字哪有谁说改大家就得跟着改的道理。而有关学科的性质、领域等问题,则还要各抒己见。 其实学术之争的目的不在于驳倒甚至不同意见。特别在文化艺术和社会科学领域,一般情况下都是各有各的理,并无邪正之分。持不同意见的各方通过讲道理使自己的理论认识得到深化和提高,并赢得读者和同道的支持,乃至形成不同的学派或设计流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不是非要达到“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不可。学派流派纷呈,从来都是一门学科、一门艺术发达和进取的标志。诗文、绘画、戏剧、建筑等发展的历史无不证明这一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缺少学术思想上的探讨和论争,甘于平庸,盲从时尚和官、款,乃是中国园林近年来实践规模空前,理论和艺术创新却少有建树的重要原因。实际上这也是中国“后”时代和经济转型期相当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 当然,并不是打面旗子就可以称流称派的,流派也不是随便加封的。派以学为基础,当初北大唯真,清华务实,同济求新等等都代表了一代名校的学风;流以艺为前提,齐白石、梅兰芳等大师无不以艺精而成一派宗师。而学派流派的繁荣,则取决于学界、艺界,乃至全社会对多元文化精神价值的肯定程度和容量;也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官、款、学各归其位,共促发展的良性机制。 中国传统的园林虽有皇家与民间、南式与北式等不同,但由于大文化环境的“超稳定”(见周维权先生《中国古典园林史》序言),造园风格一直呈渐进式发展,真正的从业者不掌握设计理念,园林的艺术质量往往取决于业主的文化艺术修养。两千年中只出现了一部较系统的理论性著作,即计成的《园冶》,在专业技术领域更缺少总结和研究。因此中国古典园林只有因归属、地域的不同而形成的风格差异,却没有因基本理念的不同而导致的实质性区别。即便可以说客观上存在着艺术和技术的流派,却基本上不存在不同的学派。况且,当年也没人把营造园林当成一门能和“经世济民”相提并论的正经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