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2日
低碳绿盟施卫东委员引领构建高质双碳人才培育机制
在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征程上,中国急需培育出一批跨学科、创新能力强的“双碳”专才。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指出,尽管绿色低碳产业面临新机遇,但高端科技人才的短缺仍是瓶颈之一。此外,“双碳”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形成良性循环,这不仅影响了产业发展速度,还制约了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
施卫东认为,“双碳”目标对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需要专业知识深厚,还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技能。然而,国内目前还没有建立起与行业前沿相匹配的人才培养体系。这意味着教学内容和方法跟不上时代步伐,加之学生设计、研究和创新能力不足,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面向“双碳”发展所需的人才培养。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施卫东提出构建一种因地制宜且可行的产教融合模式。他建议结合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规划,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界限打破,让企业导师参与教学,同时将高校导师承担的大型科研项目引入教育领域,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此外,施卫东也提倡通过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支持多层次人才培养,并开发新的教学方式,如项目式学习和案例式学习,以加强对实践课程的重视。此外,要完善绿色低碳学科体系,将生态文明思想贯穿整个教育系统,加快建设相关教学资源,并编写系列教材以满足市场需求。此举旨在确保“双碳”科技人才能够紧密配合绿色低 碳产业发展需求,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提供坚强的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