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9日

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现状污水处理行业的前景分析存在问题技术创新之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生活垃圾日产量的持续增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日益突出。截至1999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量已达1.4亿吨,且以每年8%-10%的速度递增,接近工业发达国家水平。此外,以每人日产生约1公斤的平均水平来看,这一数据也反映了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与消费模式变化带来的影响。

在追求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原则下,我国将会有一批新的卫生填埋场建设,而渗滤液是否能达到排放标准是衡量一个填埋场是否为卫生填埋场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渗滤液水质复杂性和特殊性,我国渗滤液处理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旨在总结我国现有的渗滤液处理情况,并探讨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我国对于渗滤液排放标准。根据收纳水体不同,排放标准也有所差异,如表格所示。

其次,我们要分析当前我国内地关于渗滤液处理现状。这包括了从90年代初期到现在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采用参照城市污水处理工艺进行;第二阶段引入脱氨措施,如深圳下坪和香港新界西等代表性的工程实例;第三阶段则是在2000年后,由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要求提升,一些新建或改扩建的设施开始采取生物处理加深度过滤或其他高效技术如反渗透等。

然而,在这些进展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是高浓度氨氮对生物过程造成抑制作用,同时C/N比失调导致脱氮效果不佳;另一方面,是目前常用的吹脱法虽然去除率较高,但投资成本较高并且难以治理吹脱后的尾气。例如深圳下坪项目中的吹脱部分占用了30%左右的建设投资,并占到了70%以上运行成本,这显著增加了整体操作成本。

综上所述,对于如何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本文提出了几点研究方向:首先,加强基础研究,比如开发更适合本土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更好的微生物培养方法,以及改善现有设备性能以降低运营成本;其次,探索更多可行性的深度过滤技术,比如使用膜过滤或其他物理-化学法,以提高净化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最后,要鼓励跨学科合作,不断创新管理策略,使得整个系统更加经济、高效、环保,为实现绿色循环利用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