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07日

水污染三大面相排放渗透与浮游

排放现象

水体的直接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垃圾的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化学物质、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这些都可能进入河流、湖泊或海洋,破坏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例如,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释放出的有机溶剂,如苯、甲醇等,对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造成了严重伤害。同时,城市生活垃圾中的塑料袋、小便、大便等也会随着雨水或者人为倾倒进入河道,加速了自然净化过程,使得原本清澈见底的小溪变成了无法饮用的黑色液体。

渗透现象

地下水资源也是受到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一些地区,由于地表建筑开发不规范或者土壤层薄弱导致地下管网漏洞过多,各种有毒物质如油漆、二氧化碳、高浓度盐分及农药残留物都可能渗入地下water table,最终通过井口出露,为居民提供的自来水带来了健康风险。此外,在农业活动中使用过量肥料和农药,也会通过地下的途径向周围的地下水系统传播。

浮游现象

浮游性颗粒(Floating Suspended Particulates, FSPs)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细微颗粒,如粉尘、烟雾以及由燃烧产生的大气颗粒。这一现象对大气质量影响较小,但当这些颗粒被风吹向海洋时,它们可以降落到海面上,并最终沉淀到海底,或被生物吸收,从而影响整个食链。此外,一些化学品如果没有得到适当处理,即使不会立即显著改变环境,也可能积累并成为潜在危险因素。当这些化学品与其他污染物结合后,便形成了难以去除且具有长期持续效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