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霸主内蒙古并网装机破315万千瓦全国领先低碳环保新篇章
在内蒙古的广袤草原上,数百台风力发电机组如同一支强大的军队,排列成整齐的行列。它们的白色叶片在东风中缓缓旋转,发出低沉而有力的嗡嗡声。这些声音汇聚成了一股股电流,然后通过精密的控制系统和高效的升压设备,被送入了全国范围内的大型输电网。
这一切都始于内蒙古丰富而可再生的风能资源。在过去十年里,该地区已经投入上百亿元建立了许多大型风力发电场。截至2009年5月底,内蒙古自治区已经成为全球首个并网装机容量超过315万千瓦的地方。
当地居民对曾经被视为恶劣天气象征的大风,如今却感到欣慰,因为它现在正变成一个巨大的自然宝藏。气象部门显示,内蒙古拥有8.98亿千瓦的总储量,其中1.5亿千瓦是技术上可开发的,这占据了全国总量的一半。此外,它们主要分布在人口稀少但资源丰富的地带,比如沙漠、荒漠和干旱草原,这些地方建设成本较低且位置优越,同时又接近东北、华北和西北三大电网,使得输电既经济又合理。
自2006年以来,每年的春季,都会有一些不平静时期,但随着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如今人们只需关注那些忠实守护着这片土地——数百台风力发电机组,它们以一种新的姿态,为这个区域带来了新希望。
十年前,我国西北与华北连续遭受九次严重沙尘暴侵袭,那是一段难以忘怀的人间惨剧。但后来,一系列国家重点工程开始实施,“退耕还林”、“京津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等六项工程启动后,不仅治愈了这片土地,还让整个国家都看到了希望。在此期间,用于生态建设资金累计达到了200多亿元,而治理面积则达到了4200万亩以上。这一切努力最终实现了“双减少”,即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都减少,而生态环境也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
今天,当游客踏上这片绿意盎然的大草原,他们不仅能见证自然之美,更能够亲眼目睹那壮观的情景:无数根钢铁巨柱插在地面,用其庞大的叶轮捕捉微弱而持久的小小旋涡。一旦将这种力量加以利用,就能产生足够供城市使用的一种清洁能源。而锡林郭勒盟辉腾梁附近牧民锡林所说的“每年春天我们还在为肆虐的风沙担心,而近些年随着草原生态的好转,如今只剩下風,只剩下電”,正是这一过程中的真实写照。
未来,再过几年的时间,我们或许可以看到更多这样的壮丽场景。当2010年的夏日到来时,当地计划达到800万千瓦甚至更高水平;直到2015年,由于持续投资及技术进步,其装机容量将达到2,000万千瓦左右,与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相匹敌。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那么当地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依赖于绿色能源,并且充满活力的时代。
华能新能源等企业纷纷投身其中,以乌兰察布市辉腾锡勒作为起点,一批名为“军团”的项目层出不穷。而赤峰市则早已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超过100万千瓦装机容量的地级市。目前,全区安装设备覆盖率达到了惊人的6.3%,远远超出了全国平均水平。此外,这里的生产能力也不断增长,有望很快追赶甚至超越其他区域,从而使得这个自治区真正成为世界上的领先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