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4日
楚文化的中国大发现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2021在社会中广泛应用
作为一个考古工作者,我有幸在湖北省从事这项工作,这份工作对我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荣幸。在这里,地下文物遗存丰富。长江中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大量古墓葬得以完好保存。每次大墓的发掘,都会有惊人的发现。我曾被戏称为“福将”,因为我亲身经历了几次重大考古发掘。
1978年,我参加了随县曾侯乙墓的发掘,目睹了“地下乐宫”面世的全过程;1987年,更有幸主持了楚国左尹“邵”墓的发掘,出土了举世闻名的“包山楚简”,并对楚墓葬制、葬俗的认识有了一系列的突破。
当然,每一次重大考古发现之后,都会觉得美中不足,会提出更多的问题:当时建墓的时候有没有地上建筑?有没有陪葬墓或车马坑?不同的墓葬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新的发掘会有什么突破?
1号墓东室的随葬器物主要是青铜礼器,有鼎、簋、敦、鬲、鉴、盘、方壶等。人同此心,每一个考古工作者都渴望有发掘保存完好的大墓的机遇。2002年下半年,我又主持了枣阳九连墩楚国大墓的发掘。这次发掘不仅找到了虎座凤架2号北室出土的一系列重要文物,还包括战国时期最大的支撑悬鼓虎座凤架之一,它高度约1米,底座为2只背向而踞的小伏虎,而上面站立着一只鸣凤。这不仅展示出了楚文化中的尊凤抑虎意识,也体现出了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的地理和政治结构。
九连墩古墓葬是湖北地区的一个重大发现,其中1号车马坑是迄今为止楚墓中发现的大型随葬车马坑,对了解战国时期楚国车马制度具有重要意义。而丰富随葬品对今后研究战争时代的人类活动和文化传播将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我深知,在这样的地方工作,我们能带领远离这些现场的地方读者感受考古工作中的欢乐与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