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4日
中国大发现楚文化的地理智慧在社会中的应用
在楚文化的深邃历史中,有一处被誉为“中国大发现”的宝库,那就是九连墩古墓葬。这里不仅出土了世界上最高大的支撑悬鼓的虎座凤架,高约1米,而且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尊凤抑虎”画卷。两只伏虎背向而坐,中间站立着一对鸣凤,这种独特的地理知识反映出了楚人对于自然和谐与力量平衡的审美观念。
九连墩楚墓中的1号车马坑,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大随葬车马坑,对于理解战国时期楚国车马制度具有重要价值。而丰富多彩的地下文物,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社会生活方式的一扇窗,也为今后对楚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及九连墩楚墓考古发掘总指挥,我亲身经历了这场令人激动又充满挑战的大考古任务。在长江中游独特的地理环境下,众多古墓得以完好保存,每一次重大发掘都如同揭开历史密码,让我和我的团队成员感受到了考古工作中的喜悦与辛苦。
自从1978年参与曾侯乙墓发掘,一直到1987年的主持左尹“邵”墓发掘,以及2002年的枣阳九连墩楚国大墓探寻,我都有幸见证并参与到这些重大发现之中。我每次看到那些珍贵地面世的遗迹,都会感到无比荣幸,同时也会思考更多的问题:当时的人们是否存在更宏伟的地上建筑?不同类型的陪葬品之间又是怎样的联系?
每一个考古工作者的心愿都是能够找到保存完整的大型墓葬,而我也最终实现了这一愿望。在那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我亲眼目睹了一切,从日出至日落,我们一起挖掘、记录、保护这些千年前的历史遗迹。虽然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汗水、泪水与欢笑似乎已经成为过去,但它们却永远铭刻在我的心底,就像那些沉睡在地下的故事一样,将永远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