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30日

绿色金融低碳环保生活的守护者

在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进程中,金融机构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首先,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资源配置功能,将资金流向绿色低碳项目,从而激发技术创新。其次,为了实现大量资金投入到减排和清洁能源领域,金融支持是必要的。它能够弥补投资供需缺口,并鼓励社会资本流入相关产业,以市场化手段促进经济转型。

我国正处于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的起始阶段,这一时期对低碳绿色技术尤为关键。在这些技术刚开始进入市场时,由于成本高昂,它们通常会面临融资困境。如果没有专项扶持,这些新兴技术很可能无法突破门槛期,而只能停留在实验室或小规模应用状态。

然而,欧洲绿色金融市场发展历程显示,即使需要政策支持,但只要这些项目能成功跨越门槛期,它们会迅速扩大用户群,并通过替代旧有技术抢占市场份额。一旦规模效应得到体现,其收益率将随着成本降低而上升,最终成为盈利来源。

除了资源配置与风险管理功能之外,金融还能发挥价格发现作用,为环境容量定价,并通过市场机制引导资源向低碳项目聚集,同时从高排放行业撤离。这要求所有参与者都必须考虑到项目的 碳排放额度,以避免投资后难以回收的问题。此外,在政府监管政策越严格的情况下,对于每笔投资进行严格筛查,就可以有效规避高排放项目带来的风险,从而整个社会的高排放风险也得到了管理。

中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绿色低碳发展的财政政策,如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但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还存在一些挑战,比如如何更好地将资金与目标相结合,以及如何建立统一标准来评估这类资产。此外,还需要完善强制性减排目标和配额分配机制,以及建立全国性的强制性碳交易市场来确保专项政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