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9日

如何通过环境论文来守护森林城市确保城乡居民享有绿色福祉

"环境不仅是民生的基石,青山之美也是幸福的源泉,蓝天下的生活更是心灵的港湾。近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新一批国家森林城市名单,这些城市包括贵州省六盘水市、河南省开封市、陕西省咸阳市等26个地方。自此,我国共有219个国家森林城市。从满足温饱需求到追求绿色环保,从求生存到维护生态平衡,人们对于拥有清新的空气、宁静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有了更高的期待。森林城市建设不仅增强了我国的森林资源,也促进了城乡居民享受优美生态环境。

政策层面,《关于加快推进森林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及《全国森林城市发展规划(2018—2025年)》相继出台,为各地提供了行动指南。而《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与《国家森林城市管理办法(试行)》,则为创建标准化、高质量的地方性示范区提供了法规保障。

数据显示,在“十三五”期间,我们成功新增98个国家级森林城市,并且22个省份开展省级城乡绿化工程,而17个省份则着手构建起完整的地理位置。在这期间,我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也由20世纪80年代不足10.1%提升至2021年的41.11%。

无论是在江西南昌艾溪湖里的大雁或天鹅成为留鸟定居,或在辽宁本溪转变采伐为旅游开发,以及浙江安吉县鲁家村从泥泞道路变成花园般整洁……这些都是我们努力推动城乡绿化步伐加快并扩展生态空间所取得的成果。在净化空气、降温节能减少水土流失维持生物多样性以及教育等方面,树木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不可估量影响。此外,它们还帮助许多工业型或资源型城市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得它们在竞争中更加具备优势。

虽然我国连续30余年保持着较好的增长趋势,但总体上仍然存在缺乏植被的问题,即便如此,我们仍需继续致力于科学绿化,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质量,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封山育 林比重,同时注重后期养护工作,以确保长远效果。此举将进一步推动我们向一个更加可持续发展社会迈进,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优质健康环境带来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