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30日

生态园区低碳环保生活的现实范本循环经济体现于人物间

[中国能源网讯]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社会致力于构建一种物质循环流动为特征的经济模式,即循环经济,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环境与经济双赢。随着“五位一体”建设美丽中国成为国家战略目标,生态文明建设转入新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以更高效、有限资源建立生态城市、发展循环经济,将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目前遍布全国的生态园区项目,有望成为推进“美丽中国”的关键点。

在享受传统能源支撑下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承受着生态失衡带来的损失和未来能源短缺的压力。城镇化率从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迅速增长,但这种模式不可持续。幸运的是,这种状况正在改善,而新城镇化加速将对能耗产生新的影响。

智慧生态城市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如能源规划、交通规划等,而前期城市设计直接决定了城区建设的质量。在现有基础上难以大规模改造,因此新城镇如开发区等区域成为了重点突破口。

应用循环经济理论,可以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污染、资源浪费问题,对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具有积极作用。工业园区遵循“回收→再利用→设计→生产”的模式,让不同企业形成共享资源互换副产品产业共生组合,从而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的工业系统。

本届CPN主题年会探讨了中德生态园案例,该园区在设计、能源规划方面展现出实践与探索成果。这是一个由中德两国合作项目,在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内,是环境人才产业服务等优势地带,并受到两国政府高度重视,已完成最节能绿色展馆,为国内首个按照绿色三星标准和德国标准进行建设的示范。

然而当前城市规划与能源规划并未很好融合,正如技术总监王子峥所言:当前国内各类城市总体规划及详细规划几乎没有涉及综合性的能源内容。此外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服务的大型企业仍然稀少。

作为中德生态园整体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泛能网技术将实现系统化落地。通过集成四个环节(生产储运应用再生),泛能网提高了各种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实现不同品类之间优势互补,对中德生的体系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通过泛能网汇聚先进技术与应用方式,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15%,碳减排63.6%以上,对应二氧化碳年度减排28万吨,使其成为国家级示范区之一。而这样的先进指标使得中德生的国际最高标准被认可,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榜样。

"我们认为21世纪将是生态世纪,建设生活性市民社区已经成为下一轮竞争焦点。”青岛开发区部长王为群提到,现在全球竞争越来越注重这一点。而谈到为什么可以达到如此高标准,他分享了经验:“由于对德合作,我们采纳众多顶尖企业。”

整个指标体系复杂且可行,并会不断调整完善。此外,还有低碳产业培植和发展计划,以及结合DGNB美国LEED以及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100%推广绿色建筑。此外还要配套设施,如商务中心为支持入驻企业提供服务。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打造更多样化、高效的地理空间形象,使之更加符合现代都市生活需求,更好地融入全球市场网络,为区域内乃至全国乃至全世界创造更多价值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