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0日

如何才能让城市地铁数字化转型科技创新产教融合教授团队助力推动低碳生活宣传标语十条的实施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纲要中,智能交通被视为数字化应用的重要场景之一。然而,地铁建设和运营管理在数字化程度上仍显不足,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近日,同济大学建筑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王广斌应邀出席第十三届亚太地区图学论坛,并发表了题为《基于BIM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交付管理平台——以太原地铁2号线实践为例》的演讲。在这次演讲中,他介绍了团队开发的BIM技术如何通过一套完整的交付策略、标准体系、集成管理模式、协同平台和质量控制体系,协助城市轨道交通运维管理实现有效的数字化交付。

王广斌教授团队负责的太原地铁2号线项目,不仅打破了以往地铁数字化多集中在建设环节的局限,还创造了国内首条全线应用以运营为导向的全生命周期BIM技术的地铁线路。这项工作严格遵循“1规4标2样板2平台50段”的总体技术路线,将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编制完成,并建立了一套以运营为导向的BIM技术标准体系。此外,上线运行了数字化交付管理平台并完成了车站、区间、车辆基地等共计50个子项目的数字化交付,从而实现了一条独一无二的地铁“数字孪生”。

所谓“数字孪生”地铁,是基于BIM技术聚合大数据、云计算等,可全面掌握轨道交通运行情况,为高质量、高效率管理决策提供支撑。该项目不仅结合海量运营维护数据构建地铁底座,而且还实现设施设备级精细化管理,对提升运维工作水平产生积极影响,为城市提供更高效安全便捷的地铁路通环境。

该项目取得显著成果,不仅科技攻关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也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与工程界高度关注。项目开展过程中,与众多机构合作共同组建了BIM技术创新应用中心,以IROOM方式进行基于BIM的一系列集成交付活动,加强参与方之间沟通协调。

此外,该项研究成果获得国际SCI检索期刊论文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数篇,并在国际会议上热烈回响。此外,主编四部地方标准并获得软件著作权,同时培养专业人才以及牵头成立山西省BIM联盟,对促进行业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