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9日

环保基层太尴尬低碳生活照片真实点的

记者深入了解到,无论是地方政府高官还是市民百姓,环保意识都在逐步提升,但由于相关法律的不完善和执行力度不足,导致环境法治现存“两高一低”怪象,即执法成本和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宁夏石嘴山市环保局污染管理科科长陈厚杰向记者坦言,面对企业的违法排污,他们最直接的手段是经济处罚,但若企业不服则需召开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这些拖延手段让处罚难以及时执行。国有大型企业或上市公司为了形象会更重视环保,小企业却往往忽略,对环保认识仅限于“罚款”。陈厚杰说:“我们处罚几万,而他们动辄几百万,那么这种违法成本实在太低,有些甚至主动要求用罚款代替环保设备。”内蒙古海拉尔、鄂尔多斯、乌海等地负责人普遍认为,立法与执法落后于社会需求,是造成短视行为根源之一,不少地方仍屡禁不止。

由于技术人才缺乏、设备老化以及数据缺失严重制约了工作进展。在乌海市,一方工业集中且耗能巨大,但监察人员不足,加上专业技术人员紧缺,使得基层部门难以有效监管。此外,由于台账混乱和数据核查困难,也影响了监管效果。内蒙古乌海市的一位干部担忧,如果基础性工作不能改善,将降低环境监管效率。

政策体制不完善也抵消了地方政府积极性。一方面县级政府已将环保置于政绩考核首位;另一方面,由于国家政策体制未完全解决责任与权力的对等问题,以及减排指标只能用于电力内部使用而无法留给地方,此举增加了地方压力,并影响了其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因此,为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如何调整节能减排任务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