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国新能源客车低碳环保之雷声轰鸣
2012年,中国新能源客车的雷声轰鸣——低碳环保之谜
在客车行业,新能源客车的产量虽然不大,但却引起了广泛关注。2012年,我国客车销量超过25万辆,其中新能源客车仅有不到7000辆。这让人不禁思考:是什么让这个市场能够吸引如此多的注意,又是什么阻碍了它的快速发展?这一年,是“十城千辆”工程收官之际,也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发布之时,这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十城千辆”工程自2009年启动以来,已经有25个城市参与其中,每个城市计划投放1000辆新能源汽车进行示范运营。公交客车作为主要的示范运营车型,由于获得巨额财政补贴,因此被视为推动我国新能源客车发展的重要力量。
截至2012年6月,“十城千辆”工程共投入11104辆新能源客车,其中混合动力客车占比85%以上。在海口、昆明等地,有海格混合动力100台和海格气电混合动力公交开始运行,为市民提供了一种更加环保和经济的出行方式。
然而,不同的声音指出,实际操作中这些设备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专家评论称,一些试点城市缺乏适应这项技术变革所需条件,而地方政府急于求进,从而造成困境。此外,由于纯电动技术尚未成熟且成本较高,以及混合动力技术成熟且价格相对合理,使得现有的政策更倾向于支持混合动力的推广。
尽管存在挑战,但未来几年的趋势显示,混合动力将继续成为我国新能源客户展运营主流。国家政策也在不断调整,以促进该领域的健康发展。一方面是四部委联合下发通知,将全国范围内扩大混能公共交通项目;另一方面是由于雾霾问题日益严重,对环境友好的交通工具需求增加,这进一步增强了对低碳环保产品如混能公共交通工具需求。
总体来说,虽然当前情况看似复杂,但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可以期待看到更多关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及如何使这种创新科技更好地融入我们的生活的问题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