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环保手抄报主题空气净化器行业无国标利润率最高达300
随着“雾霾经济”的迅猛发展,空气净化器成为了家庭必备的环保设备。市场预测显示,未来五年内,这个领域将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这场市场热潮吸引了众多厂家纷纷进入,推出了各种功能齐全的净化器。不过,《中国经营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由于缺乏统一认证标准,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宣传口径,这让消费者在选择时感到迷茫。业内专家普遍认为,空气净化器行业亟需出台国家统一标准。
宋广生主任表示:“空气净化器行业是中国的一个朝阳产业,其潜力巨大。”最初人们购买的是除甲醛产品,但随着对‘雾霾’的关注,不仅如此,还有除霾、释放净离子等多种功能也涌入市场。这样的趋势立即吸引了资本青睐,使得这个行业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一个新兴品牌负责人透露,他们起初被50%利润吸引,但后来发现这个说法相对保守。他解释道,一台空气净化器成本最高800元,却能卖到2000~5000元之间,即使考虑到了材料成本和研发费用,其利润空间仍然高达300%。
目前各大企业已经基本布局完成,而不同企业采用不同的原理,如夏普使用的是净离子群技术,而美的则采用塔式结构滤网。此外,还有一些企业结合加湿和净化功能。而销售价格从千元到万元不等,有许多宣传手段,比如“除醛”成了重要卖点,并且宣传效果夸张。
日前,质检总局公布了2015年的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计划,其中包括空气净化器。这源于之前不少产品无法达到承诺的效果甚至产生毒性,因此监管政策收紧。陆刃波副秘书长指出,有些生产厂家故意玩文字游戏,以此夸大宣传功能。
对于PM2.5颗粒问题,宋广生提醒说,只要是单纯去除甲醛模块,那么就不能祛除PM2.5,因为这涉及化学分解与物理处理两种不同过程。此外,对于地方性认证检测机构存在的问题,也需要注意,即便这些机构没有相关资质,它们也会要求付费以获得合格证明。
陈剑波分析师认为,不久后的新国标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同时促进企业升级改良,为整个行业带来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