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9日
农村饮水净化成套设备中的除菌过滤器定义
在60年代,膜过滤器问世,人们认为0.45微米的膜为“除菌级”,广泛应用于生物制品和药品中去除细菌、酵母、霉菌和非生物颗粒。使用粘质沙雷氏菌作为标准检查过滤器除菌效果。但在60年代末期,美国FDA Bowman博士发现有一种小细菌可以穿透0.45微米滤膜,这种细菌被称为缺陷短波单胞菌。因此,采用更密集的0.2或0.22微米滤膜进行除菌,从此缺陷短波单胞菌成为检验除虫级过滤器的标准。
最近,一种能穿透0.1微米过滤器的细核(Leptospira licerasiae)被发现,在细胞培养基中,这预示着可能需要提高过滤级别或者增加附加措施来监控这些小细核。为什么定义为0.22μm?根据公式,可以计算出毛细管直径及相关因素,但实际上,是基于挑战水平大于等于1×107cfu/cm2有效过滤面积的缺陷短波单胞菌对过滤器进行挑战并通过验证。
最早记录可追溯到巴斯德时代,但直至二次世界大战才开始商业化生产和使用。除了瓷质滤柱、石棉-纤维夹层,现在主要是薄膜过滤技术发展了三个阶段。(Levy,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