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2日

14座城市沉睡在噪音之中保护环境作品简介揭秘

在不久前,环保部发布了《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16年)》,这份报告揭示了2015年全国城市声环境状况的现状。以下是三方面的问题特别突出:首先,超过1/4的城市在夜间声音测量标准未达标。全国共有308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声音环境质量监测,其中夜间噪音超标率远低于白天。这主要是由重型货车在晚上造成的高昂噪音引起,据中国科学院声学所研究员李晓东解释。

其次,在环境投诉中,噪声问题占据了1/3。根据《报告》显示,全国收到总共35.4万件关于噪声的投诉,这占到了所有环境投诉中的35.3%。其中,有50.1%来自建筑施工产生的声音,而21%则来源于社会生活中的其他声音。此外,由于对交通、装修等类别的声音取证和处罚困难,因此许多噪声投诉往往不了了之。

最后,对于贵阳被评为最“吵”的地方(平均值58.9分贝),以及哈尔滨紧随其后的情况,李晓东认为尽管部分城市已经开始控制住了大部分的噪音,但一些发展型城市,如贵阳,在建设规划时忽视了对抗噪音污染的问题,比如建筑施工、交通干线和工厂选址不当,都会进一步加剧这个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报告》反映出的是一个重要事实,即污染治理仍然不足。在2015年的数据显示,只有约2.79亿元用于解决这些问题,这与同期完成的老工业废弃项目投资相比实在太少。而且尽管各个城市都制定了一些规定来限制夜间施工,但是由于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明确界限,使得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此外,还存在着社会道德规范难以强化等挑战,使得整体情况更加严峻。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如在交通要道、施工区域和居民区之间建立隔离带,加强对车辆管理,并限制某些发放较高水平喧闹的声音车辆行驶时间。在必要时,如果工业区或居民区的声音超出了国家规定的人口密度标准,则居民可以拨打110寻求帮助。如果是由工地施工引起的问题,可以先向当地环保机构举报,然后通过测量声音水平与施工方协商,如果情况恶化,可以要求支付一定金额作为补偿金。而如果情况变得极端,不断影响居民生活,那么建议使用绿植或者厚窗帘来减少入侵性,同时睡觉时戴上耳塞,以此缓解一些程度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