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30日

2012中国新能源客车节能低碳环保小知识轰轰烈烈的绿色物流

2012年,中国新能源客车的雷声轰轰,尽管产量不大,但却吸引了众多行业人士的关注。据统计,在那一年,我国共销售超过25万辆客车,其中新能源客车仅有不到7千辆。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市场虽然小,却能持续吸引注意,又是怎样的因素导致它没有迅速壮大?2012年,对于中国新能源客车而言,是一个既结束了一段旅程又开启另一段旅程的重要一年。

这一年,国家推出了“十城千辆”工程,这一工程从2009年开始,由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启动,它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此期间,我国共有25个城市参与了这一示范工程,每个城市都推出了1000辆新能源汽车进行示范运营,其中公交客车作为主要的示范运营车型。由于这些示范运营的客车能够获得巨额财政补贴,因此,“十城千辆”被视为我国新能源客车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也正是这项工程拉开了我国新能源客車批量運營的大幕。

海格混合动力100台在海口上线

截至2012年的6月,“十城千辆”项目共投入11104辆新能源公交客车,而最终投放数量远未达到预期目标。专家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一些试点城市本身并不具备开展这类工作的条件,但地方政府仍然急于求进,从而造成了一些尴尬局面。

根据中国交通新闻网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销售的电动与插电式混合动力公共交通工具中,大约有85%以上为混合动力类型,其余则为纯电动类型。此外,还有一种气电混合动力的技术也逐渐受到一些企业青睐,如海格公司生产的一款气电混合动力公交汽车,它采用液化天然气作为燃料,可以减少污染并节省成本,并且还享受国家提供42万元人民币补贴政策。

然而,有观察者指出,即使是在经过“十城千亿”的推广后,一些实际操作中的节油率远低于宣传数值,而且维护成本也高于传统柴油机。而对于纯电动技术来说,由于目前仍存在较大的技术挑战,比如续航能力不足以及维修保养难度等问题,使得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并非完全符合预期。

尽管如此,不同的声音对该领域持不同看法,但是整个行业对于将来普及这种绿色环保交通工具保持着乐观态度。一方面四部门发布通知扩大混能市巴示范范围;另一方面全国严重雾霾事件频发,更凸显出使用环保性更强、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混能市巴在未来几年的发展前景。这场关于如何更好地提升乘坐舒适性、降低运行成本,同时减少环境污染的问题,将会继续激励人们寻找解决方案,为我们带来更多创新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