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6日
携手共创碧水蓝天共享节能低碳环保小智慧
七年来,京津冀携手共治,为更多的碧水蓝天而努力。数据显示,2020年,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已降低51%,达到44微克/立方米;水质达标率也从2014年的47%上升至64.5%。
机制创新是推动这一成就的关键。中央层面的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开启了生态环境领域协作机制的大幕,而省级层面则签署了《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协议》。区、地市层面更是积极主动,在保护与治理中共同投入真金白银。
标准统一也是保障这次变革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三地联合施行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控条例,并同步执行烟尘特别排放限值等措施,以确保法律、标准等方面的一致性。
最后,联建联防联治成为实现绿色发展的实践。在京津冀生态环境执法联动机制建立后,每年定期召开执法联系协调会,加强对重点时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执法检查力度。此外,监测数据共享使得空气质量预报更加准确,不仅捕捉到了重污染天气,还提高了对污染因子组分数据的掌握,使得三地对污染天气捕捉率达到了95%以上。
总之,在过去七年的时间里,由于各方面努力和政策支持,京津冀不仅改善了空气质量,也提升了水质水平,这些都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