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脱硫从传统到革命的观念大转变
在合成氨企业,氨水液相催化法脱硫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给人们打上了一个较深的烙印。这种简单的反应原理、随意的操作方法、单一的工艺指标和疏松的管理环境忽略了成本意识和当今人类关注的问题——环保。
氨水液相催化法脱硫,人们往往关注的是脱硫系统出口H2S含量,只要在合格范围内(0.07g/m3)达到指标就可以了。这一点超标,就补充氨水来提高脱硫效率,不知用提高再生效率的方法来提高脱硫效率。什么催剂的催化能力、单质硫的浮选、再生温度、空气量控制等再生工艺条件远远抛于脑后,放松了对再生系统日常管理。因此,在一些企业中,未能有效回收硫磺或回收率低,使得吨氨脱硷成本(原材料消耗)高,有些企业高达38元/tNH3。
然而,在当今社会,企业业主成本意识增强,人们强烈呼唤绿色环保的时候,这样的落后技术已逐渐被先进且适用的所替代。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需要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从而实现更为可持续和经济高效的手段。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脱硷技术对于合成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没有有效处理的情况下,即使是最优良的一次生产也会因为不稳定的H2S含量导致设备损坏或者甚至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此外,对于产品质量来说,如果存在H2S污染,那么即使是最终产品,也难逃影响质量的地步。
其次,我们应该探讨不同吸收剂之间以及它们与不同的催化剂之间存在哪些优缺点。一方面,用纯碱作吸收剂具有较低成本,每吨合成氨只需5—6元,而且不结垢,本系统冷却清洗水可循环使用,不污染环境。但另一方面,这种方法需要严格管理,并且分析项目较多。而用氨水作为吸收剂虽然简便,但每生产一吨合成氨则需20—35元/tNH3,以及其他诸如净浓度控制困难等问题。
最后,对于选择正确类型及数量级别恰当并保持均匀滴加以确保“888”催化器能够正常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事项。此外,还需要保证正常均匀溢流自吸空气量,再生液温度是否在指标范围内,以及总体上满足再生的时间要求,以确保长期稳定运行而非短暂快速提升效果。
通过这些变化我们不仅能够降低成本,更能促进环保,同时还能保障产品质量,为社会带来更加积极和持久性的发展效果。在这个不断变化世界里,只有不断地革新才能永葆青春,因此我们必须勇敢地迈出一步,将传统观念彻底改变,让新的时代带来的创新手段成为推动我们前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