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30日

图大气净化先锋环保行业仍将焕发10年高速增长光芒需求激增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对生态环境的巨大挑战。空气、水体和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迫使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这不仅促进了我国从设备制造到基础设施建设再到环保运营全方位产业链条高速增长,也预示着环保行业未来十年的持续高增长。

根据国际经验,如美国、日本等国家在三十年以上时间里都经历了环保产业需求的大幅提升。我们预计,在未来的十年中,我国环保产业将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

监管体系由行政法规向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转变。我国已开始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这标志着监管体系法制化、常态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大气污染治理由限产向限排升级,我国正逐步推广超低排放标准,目标是实现与欧盟标准相比降低至1/3水平。

水体环境治理由单点控制向流域整治升级,以长江流域专项整治为例,对水体环境进行全流域容量角度管理,并且扩展到了300个地级市的地表黑臭水体治理。此外,土壤环保将从控制污染扩散转向修复技术应用。我国目前只在固废和污水处理中控制污染扩散,但未涉及修复工作;而未来修复已经受污染土壤的问题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潜力领域。

总之,尽管我国2007年以来的10年间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环境保护,但由于前30年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依赖于资源消耗和工业生产,因此我国仍然面临较大的环境质量差距与挑战。尤其是在空气质量方面,即便达到国家一级标准,也远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指导值。在京津冀地区,更是存在极为严重的问题。而在其他区域如长三角和珠三角,其情况虽然有所改善,但仍需继续努力。

地表水质同样存在问题,大约32.1%的地表水质达不到优良标准,而地下水则更为糟糕,只有24.4%符合要求。土地方面,由于耕地受到侵蚀以及工业废弃物堆积导致土壤恶劣,使得全国耕地超标率达19.4%,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国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通过《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常态化监管,以及推动电力行业特别是火电企业采用超低排放技术。此外,还计划在东部、中部、西部分别于不同时间完成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工作,以减少工业生产对大气质量造成的负面影响。